top of page
浴佛是在洗滌我們的塵垢,讓自性顯發,同證如來的清淨法身;
浴佛是在洗滌我們的塵垢,讓自性顯發,同證如來的清淨法身;
浴佛是在洗滌我們的塵垢,讓自性顯發,同證如來的清淨法身;
浴佛不僅是洗浴太子聖像,而是像徵洗滌我們內在身心的濁染,讓我們身口意能得到潔淨、輕安,使我們獲得無上功德。
生活佛法

堪布 松柏仁波切
《在失去中收穫,在收穫中失去》
沒有經歷過失去的痛苦,人們便不懂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,更不懂得幸福的可貴;然而,失去並不可怕,而是在失去之後,還能以坦蕩的心境面對。
《用笑容化解失控的情緒》
如果減少看不慣的事,內心自然多一分寬容,就不會苛責別人;遇到衝突時能自我反省,就不會輕易生氣。
《給上師最好的供養》
其實上師並不需要弟子們的財物供養,若能擁有一顆善良的心、經常斷惡修善,並且依止正法、依教奉行,這就是給予上師最好的供養。
《心隨境轉,境由心生,幸福在一念間》
真正的淨心不是刻意去控制它,而是不論在任何時刻都知道自己的心在想什麼,在任何環境都能做到一顆善良的真心。當心不為所動時,人就不會受到外界的誘惑,從而就能淨化自身。
《忍辱一時,我心深處是佛心》
生活的負累可以拖垮一個人,也可以成就一個人,端看一個人能不能够忍耐。能夠忍辱負重的人,不會輕易被生活所擊倒。
《寧靜,沉澱心中的浮躁》
我們的心若能保持一顆沒有貪念、嗔恨、愚癡的修為,不論外在的利誘、還是險惡的威脅,內心始終都不收其影響,這就叫做寧靜。
《少抱怨,就能匯聚正能量》
平時我們要少抱怨,才能明心見性匯聚更多正能量,再把心時時像一道春風般,去溫暖感化別人。少抱怨,人生處處都吉祥。
《有正念就有自在》
真正的自在,不是隨便的自在,想做什麼就做什麼,而是正念的自在;邪念的自在是隨便,正念的自在是隨喜,有智慧、有正念地過日子就能自在。
《慈悲與智慧》
我們拜佛,不是拜佛像;學佛,也不是學佛的姿勢,而是要禮敬佛的精神、學習佛的精神。我們拜觀世音菩薩,求他的加持、救度,更重要是學習觀音的慈悲、智慧。如果心中常有『息、增、懷、誅』的智慧,就是一顆自在無礙的心。
《財富之根在於信念》
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不在乎自己的財富多寡,而在乎自己是否能夠感悟到生活;唯有享受生活的人,才會擁有寧靜的心與自信樂觀的態度。真正的財富,在自己的心中。
《放下的心》
『放下』與『放棄』是兩回事,我們要放下的是無名、執著和五毒煩惱,你將獲得更多資糧;但放棄一切,你將一無所有!
《廣結善緣》
當我們了解因果、深信因果,自然就懂得廣結善緣,種善的因,結善的果。也能夠隨遇而安,欣然接受生命的無常和變化。
《人世間所有的相遇,都是久別重逢》
每一次的相遇,都是見一次少一次,即便是每天見到的家人,也是如此;生命中的遇見都是一期一會,就算你討厭誰、怨恨誰,也請記得就此一會期,不需要把怨恨延申到下一世。
《心是什麼? 》
心的本性有三大特質:
心是空的、不生不滅
心是光明、清淨的;
心是慈悲、無量的;
每一個起心動念,都是你決定成敗的關鍵!
《享受工作,享受生活》
生命是一個過程,不管我們經歷到什麼樣的事情,遇到什麼樣的人,我們都應該認認真真地對待生命中的每分每秒。
心的甘露
《人生一定要懂活法》
佛法即活法,人生是一場修行。
此影片系列用貼近生活的方式,集結了具有領悟性的小故事,把佛法無上的智慧深入淺出,
希望能幫助生命低潮的人,發現生命的意義。
人生一定要懂活法